眾山文化一直在探索用戶的潛在需求,這總是一個最能激發(fā)營銷人探索欲的部分。究其原因,一旦我們把握到了“用戶潛在需求”,就等于掌握了洞察中最有價值的部分,就可能在競爭中占得先機,因此也有一些觀點會將類似工作定義為“機會識別”(opportunity identification)。
但是!在洞察中嘗試了解用戶需求其實是非常非常難的工作,并尤其容易受制于以下因素:
這些通常導致我們能向用戶直接問到的信息,大多都是膚淺而毫無價值的!
當然,列舉這些并非是想將理解用戶推向完全的“不可知論”,而是為了讓大家對其難點有更充分的認識——由于較高的復雜性,用戶潛在需求通常很難通過單一方式獲取,而必須運用多種手段,再結合洞察人員自己的體驗、感悟而后求得。
然而在現(xiàn)實中,我們還是會看到很多依賴單一方式的例子。比如,下面這道經(jīng)常出現(xiàn)在餐廳問卷中的問題:
請問您對本餐廳未來改進的建議是:
更有性價比、環(huán)境更好、服務更好、菜品更有特色、會員權益更多……
類似問法會由于過于空泛,而失去對實際工作的指導性。因為用戶對于“服務好”“環(huán)境好”“有特色”的理解千差萬別,就算知道呼聲最高的是“服務好”或者“有特色”,對于如何提升服務,或者怎么做才算“有特色”恐怕仍然是一頭霧水。
那么在實踐中,我們要如何設問才能提高洞察的針對性呢?
嘗試通過“用戶痛點”來提問往往是一個更好的選擇:因為要人們描繪自己的“想要”或許非常困難,但要他們去吐槽“不滿意、未獲得滿足以及不爽”卻要容易很多。這些內容經(jīng)過“翻譯”,就很有可能轉化為理解用戶需求的“食材”。
比如,以“社區(qū)面包店”的品牌升級項目來舉例,社區(qū)面包店的消費痛點,像是:
將這些問題條目化后編入問卷,就能在更大范圍求證——究竟哪些才是“群眾基礎”最突出的顯著痛點。
有時,問卷得出的某些信息,往往只是用戶另一深層需求的表征。這時候,我們就需要勾連更多洞察模塊,通過交叉分析,來對這些“水平線”之上的信息進行縱深整理(包括深入比對、厘清信息間的從屬關系、合并同類項而后進行歸納與提煉。)
例如在該案例中,從問卷結果來看,“我關注的食品添加劑問題總是得不到服務員的專業(yè)解答”排名靠前。這時候如果我們貪圖方便,將需求簡單粗暴地“直譯”為——“顧客想要一批更具專業(yè)烘焙知識的服務員”,就很可能會影響到更深層的需求探索。
而此時如果能保持耐心,再回顧一下「線下消費觀察」這一洞察模塊(參見上篇),回想社區(qū)面包店“家庭型消費”的核心屬性,同時關注到女性,尤其是“媽媽”們舉足輕重的消費地位(常常表現(xiàn)為:反復挑選產(chǎn)品,仔細查看配料,同時會詢問店員該產(chǎn)品小孩子是否能吃?保質期幾天?味道如何?如孩子較大,則先任其挑選,再通過“檢查作業(yè)”模式對其選擇做出“安全性評估”。)
將這些信息綜合在一起,我們就會了解到:事實上需求并非“更專業(yè)的服務員”那么簡單,而是面包店需要在門店、包裝、店員表述等“顧客觸點”上,讓呈現(xiàn)出來信息更加簡潔、清晰、一致,且能夠傳遞品牌責任感的信號。
因為此處真正要針對的“潛在需求”,其實是降低顧客的判斷成本,讓她們每天深感瑣碎的日常,在這里得到一點小小的“潤滑”;同時還需要貼近她們的情感訴求,在品牌表達中適度迎合她們“為家人買到了好吃又健康的食物”,而在心底泛起的那一絲“小確幸”。